臘七臘八凍寒鴉類似的諺語(和臘七臘八凍寒鴉類似的諺語)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寒鴉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寒鴉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文化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文化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第1課《老北京的春節》筆記整理
一、北京春節習俗
1.臘八:熬臘八粥、泡臘八蒜。
2.臘月二十三:祭灶王。
3.過了二十三:貼春聯、掃房、備年貨。
4.除夕:吃團圓飯、祭祖、守歲。
5.初一:拜年、逛廟會。
6.元宵節:賞燈、吃元宵。
二、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,在臘八這天,家家都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。臘月二十三過小年,差不多是春節的彩排。除夕真熱鬧:要做年菜、穿新衣、貼對聯、貼年畫、放鞭炮、吃團圓飯,還要祭祖。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,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。元宵節張燈結彩,吃元宵。正月十九,春節結束。
三、第一二自然段
1.①諺語:臘七臘八,凍寒鴉。
②運用引用、對比,天氣的寒冷與大家對過年的熱情形成對比,突出人們對春節的喜愛與重視。
2.這不是粥,而是小型的農業產品展覽會。
①比喻句,把臘八粥比做小型的農業產品展覽會。
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這一民俗用料豐富,也表達了人們對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之情。
3. “色味雙美”的意思是顏色和味道都很好,說明臘八蒜色味雙美的句子是:蒜泡得色如翡翠,醋業有了辣味。
四、第四五自然段
1.加標點
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——風箏、空竹、口琴等,和年畫。
2.“零七八碎兒、雜拌兒”是北京方言,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北京方言的特點是:兒化音多。
3.孩子們過年的三件小事為:買雜拌兒,買爆竹,買玩意兒。
4.“孩子們忙亂,大人們也緊張。”這句話是過渡句,起承上啟下的作用。
5.“必須”“好在”寫出大人們預備過年吃的、喝的、用的等都是十分迫切的,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6.你過年做的最重要的事兒是什麽?模仿第四自然段寫一寫。
我過年時有許多願望。第一件大事就是買衣服,我要在初一這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。第二件大事就是讓媽媽把我帶到超市選購平時我想吃的零食。第三件大事就是讓爸爸帶我去書店買一大疊書,在新的一年看個夠。
五、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,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。”
“彩排”說明二十三的小年在春節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預示著春節更熱鬧隆重。
六、第8~11自然段
1.“除夕真熱鬧”從嗅覺、聽覺、視覺多種感官描寫除夕熱鬧的景象。
2.“吃團圓飯”,中國人對團圓的執念,也正因此春節習俗流傳至今。
3.加標點
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:除夕,街上擠滿了人;初一,鋪戶都上著板子,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,全城都在休息。
4.孩子們特別熱心逛廟會的原因是什麽?
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,可以騎毛驢,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。
5.描寫春節的詩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瞳瞳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七、第12,13自然段
1.各型各色(ABAC):各式各樣,每時每刻,一心一意,人山人海
懸燈結彩(動賓):落花流水,提心膽,搖頭晃腦,抓耳撓腮
2.結(ji㩯𝩯맆ch㬯鋪(p㹯
3.有名的老鋪要掛出幾百盞燈來:有的一律是玻璃的,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,有的都是紗燈,有的通通彩繪《紅樓夢》或《水滸傳》故事,有的圖案各式各樣。
①排比句不僅寫出了燈的種類多,而且寫出了老鋪的氣派,又表現了元宵節場麵壯觀。
②寫排比句
這家服裝店的衣服,從設計上說獨出心裁,從色彩上說素雅美麗,從麵料上說與眾不同。
③“處處”“幾百盞”突出燈的數量多。“各式各樣”說明燈的圖案多。
4.最能說明燈有聲有光的句子是:家中也有燈:走馬燈、宮燈、各形各色的紙燈,還有紗燈,裏麵有小鈴,到時候就叮叮地響。
5.①文中表示“全部、都”意思的詞語是:處處,一律,清一色,通通。
②作用:不同的詞語表示同一個意思,這樣可以避免重複,使句子變化多樣,富有文采。
6.元宵上市,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。
“又”說明元宵不是春節唯一的高潮,前麵的除夕、初一都是春節的高潮。體現出作者在文章結構安排上讓課文自然銜接。
7.作者把除夕、初一和元宵節對比起來,寫有什麽作用?
①元宵節與除夕相比:元宵節明月當空。
②元宵節與初一相比:元宵節火熾而美麗。
總之,元宵節更是獨具特色,成為春節的又一個高潮。
8.《紅樓夢》故事:劉姥姥進大觀園,林黛玉葬花。
《水滸傳》故事:風雪山神廟,武鬆打虎。
9.老舍著力寫元宵節的燈,目的是:寫出元宵節的歡樂氣氛。
八、春節的高潮是:
①除夕真熱鬧,是第一個高潮。
②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,初一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。
③元宵上市,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。元宵節是第三個高潮。
九、聯係實際說說,你是怎麽過春節的?
①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貼對聯、貼窗花、看春節晚會。
②初一早上吃完餃子後給長輩拜年,我還會收到很多壓歲錢。
十、1.詳細描寫:臘八、臘月二十三、除夕、初一、元宵節,幾天中人們的民俗活動。
2.略寫:正月初六、正月十九。
3.詳略安排的好處:文章主次分明,重點突出,詳略得當,讓讀者對北京春節的風俗有全麵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。
十一、文中描寫孩子們是怎麽過春節的?
1.第4自然段:寫孩子們準備過年的三件事。
2.第10自然段:孩子們逛廟會、看野景、騎毛驢等。
3.第13自然段:孩子們在元宵節看花燈、放花炮、吃元宵。
十二、零七八碎兒:指零散沒係統的事情,或沒有大用的東西。
雜拌兒:指摻雜在一起的各種幹果。
閑在:指清閑自在。
十三、中心主題
《北京的春節》:體裁散文,作者老舍,他享有人民藝術家的稱號,課文時間順序,作者用充滿京味的語言,描繪了一幅老北京春節的民俗畫卷,展示了節日的溫馨和美好,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